English

第一推荐易中天《品人录》

2000-01-1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文/施诺 我有话说

其实世间一切事物中,人是最有鉴赏价值的。品酒、品茶、品画,谁人品人?何以品之?

城市是本打开的书,所以要读城,人物是幅展开的画,因而要鉴赏。

这是件不容易的事。

我们总习惯把王朝的兴衰,事业之成败,归结于个人原因,与此同时,历史人物也都按照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脸谱化了。

我们从来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与白鼻子,也不知道红脸与黑脸何时出现。易中天并不想如此,这位艺术研究所的教授希望自己看到真实的人物,与历史的全貌。

他注意到中国品评人物的传统,追溯在孔子那里,这被认为是一种智慧的表现,在魏晋,它变成了美:那是一个品评人物风气最甚的年代,人物被以一种诗性的智慧来看待。

现在,似乎顺理成章地,易中天开始以一种今天的智慧去品读历史上那些非凡的魅力人物。

他选择了五个历史上在“劫难逃”的悲剧性人物:项羽、曹操、武则天、海瑞、雍正,在书中不乏幽默地进行“非历史家言,非小说家言的品味”。但是,思遂的深度在行文中暴露无遗:关于他们的悲剧,易氏说,是‘人治主义者’的迷信与中国文化思想内核相悖的结果”。

“从人物中品出思想,这就是我写《品人录》的初衷”。

正如“以道德代法制”未必就不行,群体意识也未必就不好。人,毕竟社会的存在物。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,或人较动物的高明之处,确如儒家所言,是人能“群”。人的自然生存能力并不如动物。他力大不如牛,速疾不如马,高飞不如鹰隼,深藏不如鱼龙,惟有结成群体,才能克服个体无法克服的困难,承受个体无法承受的压力,从而存活下来发展下去。当然,动物也有群。但动物的群不如人牢靠,因此才有“如鸟兽散”的说法。可见,自觉地意识到必须群,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之一。

或许,每一个伟大时代的解读真的都只在于细节的人物的品鉴。

只是或许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梅长苏吃上外卖了,影视剧的降格?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... 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